信用卡跟你想像的不一樣!帶你迅速瞭解信用卡的本質與好處

  自 2005 年台灣爆發卡債風暴,衍伸出卡奴一族,新聞媒體的與論下,卡奴似乎與各種社會問題脫離不了干係,也因此大眾誤以為「信用卡僅能用來消費」,卡奴就是因為過度消費奢侈物才導致負債累累,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信用卡可以理財?

  讓我們回到信用卡的本質——「先購物、後付款」這項特色,使你我平常出門在外交易更便利,除此之外,它其實更具有「理財」小功能!

  使用信用卡必須注意帳單日、還款日這些日期,也因為它的運作模式,因此有「免息期」的特色,所謂「免息期」是指「上月帳單日至下月還款日的期間」,如果利用免息期,將閒置現金拿去投資理財,等同獲得一筆免息貸款。

  因此,信用卡是有「理財」功能的。

我適合使用信用卡嗎?

  如同前述,雖然信用卡有「理財」的作用,但是沒有注意一些使用上小細節,還是很容易導致要繳納金額越來越多,最後負債。

  當信用卡帳單寄來時,通常會有「應繳金額」及「最低應繳金額」,若是選擇只繳「最低應繳金額」,這時信用卡的循環利息(複利)就會啟動,所謂的利滾利就是從這開始,盡管短期來看負擔較輕鬆,但是以長遠目光來看,這是相當可怕的長期隱患,而且會直接降低自身的信用評分,是相當不划算的選擇!

  但需特別注意的一點是,會選擇繳「最低應繳金額」,大多是因為一開始沒有選擇好適合自己的信用卡,錯誤評估自己在個人薪資上的預算分配,因此,應當在一開始衡量信用卡對於自己的適合度,我認為有三點衡量標準如下:

1.辦理信用卡的目的?

   → 是不是為了享受非理性購物的快感;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

2.是否勤於管理自身的財務狀況?

   → 會不會懶得管理信用卡?各家信用卡有不同優惠活動,須妥善運用才能發會信用卡最大利益。

   → 會不會去注意信用的帳單日、還款日?

3. 符合自身需求的信用卡為何?

   → 現在自身的經濟狀況如何?

   → 個人的消費狀況是如何?

  筆者認為能做到這兩點:1、控制自己的短期消費欲望。2、勤於管理自身的財務狀況,其實就可以考慮 3、符合自身需求的信用卡是什麼,而再來就是要學會正確使用信用卡(不要延遲繳款、不要預借現金、不要分期付款),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正確使用信用卡的好處

  如果好好使用信用卡,當然會有好處,以下統整三點供大家參考:

  1、享受現金回饋:簡單來說就是刷卡消費後,回饋的金額可以拿來抵帳單,比如回饋率是 1.2 %,假設你消費 1000 元,那只要付 988 給銀行,每家優惠不同,也有回饋金可以直接領出來用的,這部分若特別在意,可以仔細找最符合你需求的銀行。

  2、提高信用分數:這點相當重要,前述有提到繳最低應繳金額會導致自己的信用降低,反之,若是按時繳應繳金額,會提高自己的信用分數。

  3、食衣住行享受不同的省錢折扣:如果你是開車上班的朋友,建議申請加油卡,每次加油可以有一些折扣;如果平常喜歡和三五好友到處吃飯,則建議申辦生活卡,各種各式餐廳的折扣優惠、偶爾的買送一送一,若是符合自身的消費習慣,辦張合適的卡,長期累積下來的折扣相信是蠻可觀的!

為什麼要以信用卡累積信用?

  如果已經出社會工作,建議真的要給自己至少一張信用卡,不要成為「小白」。

(註:沒有信用卡,也沒有與銀行打過交道的人稱為小白。)因為我們都不知道何時會需要向銀行申請借貸,假設一直沒有培養自己的個人信用,到時候會影響銀行放貸意願與核貸條件,因為銀行沒有你過去的信用紀錄,不確定你是否可信任,自然不會容易核貸給你~

  綜合上述來說,妥善運用信用卡,它可為你帶來相當多好處,比如理財、日常的現金回饋與折扣,尤其累積的自身信用是往後都受用的,朋友們不妨用上述三點衡量自己的狀況是否適合辦信用卡,若適合就趕緊辦起來吧!

Post your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