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篇介紹了如何報稅及2020稅務新知相關重點整理,如果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希望對大家今年報稅有幫助!

報稅好簡單Part One-2020申報所得稅必知方法!

報稅好簡單Part Two-2020稅務新知四大重點!

  而本篇要介紹的是關於投資獲利所需面對的稅金,已經有理財獲利的朋友要看,還沒開始投資的朋友更要看!(才會瞭解將來如何避稅~~~)

投資獲利稅金的基本觀念

  投資理財的主要獲利來源為「利息收入」及「買賣價差所得(資本利得)」,在我國相關法規定中,目前所得稅方面停止課徵證券交易所得,也就是買賣「國內公司股票、債券的價差獲利不計入綜合所得中,這裡需特別注意,僅有國內證券交易所得不計入所得稅,國外的資本利得是會列入海外所得。(海外所得下面會說明)

  而利息收入則須計入綜合所得,利息包含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各種短期票券、存款及其他貸出款項利息之所得。

股利稅金分開制好?還是合併制好?

  股票是大多數朋友會投資的項目,以下就股利的稅金計算做簡單介紹:

  從去年(2019)開始適用股利稅金新制,採二擇一制,可選擇併入所得稅計算或單一稅率28%分開計稅!

  那要如何決定要採用哪一制呢?取決於你的所得級距!

(所得級距的歸類與計算可參考上篇【報稅好簡單Part Two – 2020 稅務新知四大重點!】)

  -如果你的所得級距在0%,則實際可抵減8.5%(可退稅)

  -如果所得級距在5%,實際可抵減3.5%(可抵稅)

  -如果所得級距在12%,僅需繳3.5%(需繳稅)

  簡單說,合併制就是將股利所得併入所得稅計算,所得級距會影響要繳稅的趴數,而級距越高讓股利折抵的效果越小。分開制則是單純以股利總額來繳28%稅,和所得收入完全沒有關係。

  因此,該選擇合併制或分開制端看你的所得級距,兩者可分別計算後再做決定。

海外所得也要注意

  依據所得稅法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海外所得與國內所得課徵項目相同,差別在於地區,「海外所得」為「台灣及大陸地區以外之所得」

(項目有「營利所得」、「執行業務所得」、「薪資所得」、「利息所得」、「租賃所得及權利金所得」、「自力耕作、漁、牧、林、礦之所得」、「財產交易所得」、「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其他所得」)

  在前篇所說明地皆為國內所得計算方法,海外所得的課徵方式為

海外所得超過100萬,計入基本所得額。

 第一種情況:海外所得雖超過100萬,但小於免稅額670萬元

 → 和一般所得比較,以金額較高者來繳稅 

 第二種情況:海外所得不只超過100萬,更高於免稅額670萬元

 → 超過部分繳納20%稅款

 (基本所得額-免稅額670萬元)*20%=基本稅額

  這裡以常見的金融商品基金來看何為海外所得:

  依基金註冊地分為「境內」、「境外」,境外基金不論是資本利得或利息收入皆屬於海外所得。而註冊在境內基金,比如台灣,資本利得不課稅(上文有提及,我國不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利息收入則需看投資標的的地區,海外地區則會計入海外所得。

須注意稅金:投資獲利的隱藏成本

  大多數人在投資標的時通常不會想到獲利時的稅金,但其實獲利稅金也是投資的成本之一,須列入考慮。比如投資配息型基金,假設那年基金沒有賺錢,則還是會有固定配息沒錯,但配息型基金的配息是會扣除基金淨值的,加上配息會納入稅款,導致對於投資人相當不划算,因此,投資前也要思考獲利的稅金。

  另外,政府明訂的扣除額項目,勿抱持著所有項目都可節稅,只有列舉扣除額高於標準扣除額時,扣除額項目才對於你節稅有幫助

相關文章

報稅好簡單Part One-2020申報所得稅必知方法!

報稅好簡單Part Two-2020稅務新知四大重點!

Categories:稅的那些必懂
Published on :Posted on

Post your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