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證劵交易法】第六條規定,對於有價證券的定義為,指「政府債券、公司股票、公司債券及經主管機關核定之其他有價證券。」而「新股認購權利證書、新股權利證書及前項各種有價證券之價款繳納憑證或表明其權利之證書,視為有價證券。」

  而根據以上法條,整理幾個證券必知小知識:

 1、證券是一種投資憑證,有價證券則是我們付錢買憑證。

 2、有價證券常見類別有政府債券、公司股票、公司債券。

  本篇將針對公司股票做說明,包含股票獲利方式及除權除息的差異。

股票的基本概念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公司發給投資人作為參與公司投資之憑證。"

  企業可透過出售股票,來獲得公司必須營運之資金,而投資人購買股票則成為股東,在公司獲利時拿到報酬,並和公司共同承擔風險,例如公司營運不佳,股價下跌,同時也不可能分配股利給股東。

  股東的投資報酬除了賺取股票的買賣價差,還有企業在獲利時發放的股利而股利可分為兩種:配息股票與配股股票。

  另外先補充一點,因為股票在市場上會不斷地被買賣、投資人持續進出市場,因此,要參與公司的配息與配股的資格,須在各公司的除權除息交易日前擁有該公司的股票,公司會按照基準日股東名簿之股東記載與持有比例去進行股利分配。

  比如以禾聯碩這間公司為例,可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找到以下日期:

除權息交易日為 03/20 → 要在這天以前買進股票,才能被編進股東名冊

股票停止過戶起訖日期 03/24~03/28 → 公司會用這段時間來統計股東名冊

權利分派基準日在 03/28 →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除權息基準日」

現金股利發放日 04/21

***即將除權除息的日程表也可在這網站找到https://histock.tw/stock/dividend.aspx

  接下來要說明配息與配股股票,先提供計算公式如下:

除權息參考價(平盤價)=

   (除權息前一日收盤價−現金股利) / (每1張+配股張數)

配息股票

  配息,就是常聽到的「除息」,公司會分派「現金股利」。

  比如以上面禾聯碩為例,公告要分派的股利為每股 4 元,假定你擁有該公司的 1,000 股,則可獲得 4,000 元。

  如果你有稍微注意過,會發現每次除權除息後股價都會下跌,這是因為公司把獲利分給股東,相對來說公司的價值當然降低了。

  而現在假定除息前股價為每股 100 元,除息後的股價為除息前的股價減去現金股利,因此在此假設下,除息後股價為 96 元,原本除息前擁有的股票市值為 10 萬元(10×1000股),除息後則變成股票市值 96,000 元及現金 4,000 元。

配股股票

  配股,則是常聽到的「除權」,公司會分派「股票股利」。如果股本膨脹一倍,則股價減少一半。

  比如某間○○○公司要分配股票股利 0.5 元、擁有 1,000 股。

  我們先轉換單位,台灣一張股票 1,000股、面額 10 元,也就是 1 股=0.01 元,現在要分派 0.5 元股利,相當於 50 股,因此,除權後你所擁有股票為 1,050 股、股價為 95.2 元。(注意:原本一張1,000股股票價值 100 元,變成 1,050股股票價值100 元)

  如果同時分配現金股利及票股利,依舊是用上面的公式計算除權除息後的平盤價。比如同時發放 4 元現金股利及 0.5 元股票股利,股價則變為 91.4 元。

投資股票觀念

  股票投資可以幫助自己創造被動收入,而不論何種投資定然有賺有賠,建議生活固定支出與投資理財用的資金需分開,且莫在一開始小賺時就想著要靠股票賺取生活固定支出。

  如同我在前幾篇運用簡單小撇步,存下人生第一桶金所說,要增加個人儲蓄必須做好金錢分配,詳細可參考文章內的六個罐子方法。

  進入股市投資,如果買進股票後就放手不管,很容易讓自己留在原地、無法有效運用資金,這裡先簡單說明一個重要投資心法:設定目標與投資期間。預計投入資金在股市多久?獲利目標是多少?並根據目標與投資期間去決定策略,才能做到有效投資。

  關於投資策略更多詳細觀點,歡迎參考【股票投資必知策略與心法】、【股票投資如何開始?一次瞭解股票實戰流程】。

Post your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